特色小镇,如何避免千镇一面-中工旅行-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旅行

探索

特色小镇,如何避免千镇一面

2018-10-24 08:32:07 光明日报

  3 产业“特而强”,形态“小而美”

  【数据】 据统计,今年以来,浙江省特色小镇继续保持较快发展,上半年省级创建小镇规模以上工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达到4300亿元,新入驻企业7199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9.4亿元,民间投资比重为68.2%,特色产业投资占比近8成。

  有了文化,便有了美。

  多年前,华侨城曾在老厂房的基础上,打造了华侨城创意文化园,通过引进一大批具有特色的文创企业,逐步成为我国创意设计、文化艺术高地。老厂房“华丽转身”的背后,源于文化的力量。

  特色小镇的建设,同样离不开文化的支撑。

  姚军介绍,近年来,华侨城在特色小镇建设的探索实践中,提出了“文化+旅游+城镇化”创新发展模式,坚持“以人为本”的开发理念,在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向传统城镇导入“文化+”相关产业,以文化驱动创新,全面开拓文化旅游发展新空间,从而带动当地经济转型升级。

  在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尊重文化和历史,不只是意味着要注重保护历史遗迹或文化传统,还意味着要对文化和历史进行激活和再造。正如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王卫民所说,在特色小镇的建设过程中,要注重保护和发掘地域文化特色,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说到小镇的文化,就会让人想到高品质,想到小镇之美。”王石说,无论是安仁古镇,还是其他特色小镇,在建设过程中,文化的地位和文化的培育都十分重要,要把文化置于前端,置于先导地位。

  当然,特色小镇的“特”,不只表现为特色文化,还表现为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和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等。专家认为,特色小镇具有产业“特而强”、形态“小而美”、文化“古而今”、功能“聚而合”和机制“新而活”的独特优势。

  经济学家范恒山表示,对于特色小镇建设而言,一是要就汤下面,优化空间布局,着眼于发挥比较优势,不要另起炉灶;二是要量力而行,无论是改造,还是优化,都不能搞大拆大建,不能政府包揽,可以分步改造、循序渐进,不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三是要一石多鸟,要把特色小镇建设和发展特色经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结合起来。

  另外,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郭杰指出,特色小镇建设要“量体裁衣”,要找准特色、凸显特色、放大特色,防止内容重复、形态雷同、特色不鲜明和同质化竞争。

  (本报记者 刘坤)

  链接

  特色小镇政策一览

  2016年3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和特色小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产城融合、充满魅力的小城镇。

  2016年7月,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科技教育、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引领带动全国小城镇建设。

  2016年10月,住建部发布《关于公布第一批特色小镇名单的通知》,公布北京市房山区长沟镇等127个镇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

  2016年10月,国家发改委《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要统筹地域、功能、特色三大重点,以镇区常住人口5万以上的特大镇、镇区常住人口3万以上的专业特色镇为重点,兼顾多类型多形态的特色小镇,因地制宜建设美丽特色小(城)镇。

  2017年5月,住建部发布《关于做好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推荐工作的通知》,公布了全国31省市自治区的特色小镇分配数量,共计300个小镇。

  2017年7月,住建部发布《关于保持和彰显特色小镇特色若干问题的通知》提出特色小镇培育尚处于起步阶段,部分地方存在不注重特色的问题。要求各地保持和彰显特色小镇特色,尊重小镇现有格局、不盲目拆老街区,保持小镇宜居尺度、不盲目盖高楼,传承小镇传统文化、不盲目搬袭外来文化。

  2017年12月,国家发改委、国土部、环保部、住建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准确把握特色小镇内涵、合理借鉴浙江经验、注重打造鲜明特色等10个方面举措。

   (李慧整理 本报记者 刘坤)

1 2 共2页

编辑:卢云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的"留都宫殿":沈阳故宫

  • 优势栏目

    杭州网红花海3天被踩成荒地 管理人员无奈全割了

  • 优势栏目

    甘肃敦煌大漠秋景国庆长假引客逾30万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