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记忆中的“吃在北京”-中工旅行-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旅行

赏味

家人记忆中的“吃在北京”

2018-06-08 07:33:28 北京青年报

  ◎张赟

  最近,我发现爱人和她父母在晚饭之余,不再像原来那样爱去公园遛弯了,而是围绕在电视机前追连续剧——《情满四合院》。我好奇地问:“爸、妈,之前你们说外面有雾霾,不敢出去,怎么现在环境变好了,你们反而窝在家里看电视了?”岳父说:“这部电视剧讲述的是老北京四合院的故事,浓缩了整个北京的发展史,主人公和我一样是厨师,挺有亲历感的!”岳父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当过兵,还是“火头军”,对吃非常在意。“以前物资匮乏,冬天,蔬菜就是胡萝卜、大白菜,城区里每人每月只能供应半斤肉,平时舍不得吃,逢年过节或者家里来客人,才做一点肉菜。哪像现在,一年四季,想吃什么就能吃到什么,还说什么这个不好吃呀、那个不合口味呀,成天要减肥,吃饭不好好吃得先拍照……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一旁的岳母退休前是一名科技工作人员,这时她也情不自禁给我这个外地人讲述北京的故事:“改革开放后,全北京市实行科技兴农方针,推行以粮为主、多种经营的政策,还把一些乡镇的优秀的经验,例如‘四定一奖’下发基层。群众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物质供应越来越丰富。那时候我们培育了小麦‘京东6号’、玉米‘菜玉2号’、高油玉米……”毕竟是科技工作者,吃饭不忘科技,加上又是亲历者,说起来如数家珍,岳母的脸上充满了作为科技工作者的骄傲。火头军岳父则三句话不离本行:“改革开放后,我们烹饪的原料、配料、佐料不再是以前的大鱼、大肉、大葱、大蒜和油盐酱醋,而是名目繁多、应有尽有,进口食材、进口水果也上了寻常百姓家的餐桌。你不就喜欢吃巨峰葡萄吗,巨峰就是那个时候引进的。”

  老婆也俨然以正宗北京人自居,她告诉我在她小的时候,北京新开了一家香港美食城,由来自香港的总厨师掌勺,受过专门培训的餐厅服务员上岗服务,她那时可喜欢去呢,就是人太多,每次都要排队。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际地位的提高,不仅香港大厨,国外的大厨们都到北京来发展了,为中国人带来天下美食。最近,三里屯新开了一家牛排店,据说掌勺的大厨是纽约百年老店的独家传人,爱人一直想和我一起去那儿尝尝,过个有仪式感的七夕情人节。

  在北京卫视的跨年晚会上,岳父又看到了自己喜欢的剧组,乐呵呵地说:“以前天天盼望过年,因为过年才能吃点带油水的东西,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现在物质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天天都像过年!”我在一旁插科打诨,“您那只是指吃的方面,我们可还是盼望着过年呢。要是不过年,怎么能看到跨年晚会,享受文化的饕餮盛宴呀?!”

编辑:韩瑞敏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青海发行旅游景区一卡通 畅玩40个景点

  • 优势栏目

    醉美乌江画廊

  • 优势栏目

    重庆彭水:文旅“花开”正当时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