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蛮导游”缘何屡禁不止-中工网

导游威胁游客“让你走不出岛” “野蛮导游”缘何屡禁不止

  日前,“野蛮导游”又现厦门鼓浪屿。据媒体报道,因为购物问题引发纠纷,一名导游竟然威胁游客“让你走不出岛”。现场视频曝光之后,当地相关部门已经迅速介入,对涉事导游依法进行了立案调查。

  这样的恶劣事件可谓屡屡发生。从报道的情况看,尽管每一起被曝光的案件都得到了迅速、严肃的处理,但新的“野蛮导游”仍然“前仆后继”。究其原因,这当然跟目前旅游领域执法不严、监管不力有很大关系,但除此之外,当前旅游市场的业态粗放,以及在这种粗放业态下产生的低层次竞争,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在我国旅游市场兴起之初,游客缴团费,食、宿、行、玩、购都由旅行社以及随队导游一手包办的团队游模式,成为当时旅游市场上的主要业态。这种旅游业态的弊端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模式雷同、服务趋同,同质化现象很严重。

————————阅读全文————————

  在同质化的市场里,价格成为竞争的关键因素。在“低价者生存”的现实面前,旅行社只能拼命压价,最极端者甚至出现了“零团费”的旅游团。然而,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当团费低于旅行社的成本价格,如果不想“赔本赚吆喝”,旅行社就得想方设法从其他地方找补。通过强制游客购物、消费来获得回报提成,就成为旅行社最重要的补偿手段。

【全文】

文化和旅游部:2人被列入全国旅游市场黑名单

  11月28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全国旅游市场黑名单公告。公告称,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印发〈旅游市场黑名单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旅市场发〔2018〕119号),经审核,将下列人员列入全国旅游市场黑名单。

————————阅读全文————————

文旅部门力促旅游市场提质增效:没有“铁饭碗”,只有“硬道理”

  “我刚给全家人从旅行社订了跟团游,就收到了提醒签约旅游电子合同的短信。有官方认证的监管信息平台,我们出行更放心了。”上海市民方赟梅说,家人和朋友对纳入“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的电子合同频频点赞。

  上海市文旅部门工作人员向记者演示了信息平台使用方法——点击短信链接登录,在确认合同、完成在线签名后,电子合同随即生成并发往预留的邮箱,还可凭合同编号随时在线查询。迄今,上海各旅行社已累计生成上传电子合同逾66万份。

  这只是我国助推旅游市场提质增效系列举措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各地文旅部门通过加强监管、引导行业自律和跨部门信用协作,有效提高了旅游消费环境水平、旅游经营者诚信和旅游消费者满意度。

————————阅读全文————————

   据悉,包括“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在内的信用监管体系已逐步涵盖旅行社、导游(含领队)、等级景区、星级饭店,为这些主体建立了可查询的信用档案。

【全文】

文旅部:推动失信信息跨部门共享 增强“黑名单”震慑力

  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司长刘克智23日表示,要充分发挥“黑名单”及跨部门联合惩戒的震慑力。文化和旅游部正在推动有关地区将严重违法失信的旅游市场主体及从业人员按照工作流程列入“黑名单”,并依法履行告知和公示程序,推动实现失信信息跨部门共享,让相关市场主体及从业人员“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23日,国务院新闻办就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有关情况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刘克智谈及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时透露了上述信息。

  他指出,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规范市场秩序、改善市场环境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国际通行的做法。近年来,文化和旅游部按照国务院决策部署,大力推进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特别是加快构建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机制,为规范文化和旅游市场秩序、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激发消费潜力,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支撑。

————————阅读全文————————

  刘克智指出,目前,信用体系建设的新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全文】

多部法规出台规范文旅市场 处理涉旅案件2千起

  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进一步实施源头治理,支持引导文化市场经营单位改进服务、转变形象,修订《全国文化市场黑名单管理办法》《旅游市场黑名单管理办法(试行)》,研究制定《关于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计划的指导意见》《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为提升质量、规范管理提供政策保障。

  旅行社、游艺娱乐场所等9项行政审批事项列入国务院“证照分离”改革事项并向全国推广。出台《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文化市场管理政策的通知》,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等地扩大文化和旅游市场开放。全面启用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智能化监管水平进一步提升。

  推动出台《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服务等级评定》,开展“健康娱乐全民赛”“卡拉OK夕阳红”等活动,不断深化文化娱乐和上网服务行业转型升级,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旅游安全和假日工作稳步推进,围绕“五一”“十一”和暑期、汛期等重点时段,加大对旅行社、A级旅游景区安全检查和安全隐患排查力度。

————————阅读全文————————

  加大旅游市场重点案件督办力度,督促处理涉旅投诉案件2000多起。全国共检查旅行社及其分支机构6.76万次,立案3282件,罚款及没收违法所得3481万元,吊销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108家。积极引导和推动“1+3”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建设,目前各地已设立旅游警察机构437家,工商旅游分局344家,旅游巡回法庭554家。

【全文】

桂林通报“要求一小时花两万”涉事导游处理结果:吊销导游证

  对于“在桂林跟团游,导游要求一小时花两万”一事,桂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网站12日通报处理意见称,对涉事导游员赵某某作出吊销导游证的行政处罚,并纳入旅游经营服务不良信息。

  6月10日晚,一则“这个导游好嚣张”的视频在相关媒体传播并引发广泛关注。视频中,疑似一位游客在某个站点没有购物,该女导游对游客喊话威胁,警告游客来了就要花钱:“不管游客图桂林哪一样来的,既然来了,就得马上下车。一个小时,两万块钱。”

  11日下午,桂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发布公告称,经初步调查核实,视频中反映的涉事导游员赵某某言行基本属实。

————————阅读全文————————

  该公告还指出,根据目前掌握的证据,该旅游团是由湖南到桂林的汽车四晚五天旅游团(共55人),旅游时间为5月30日至6月2日。目前正在对该事件进行深入调查处理之中,一经查实,将依据相关旅游法律法规进行严肃处理。

【全文】

让旅游领域失信者付出更高成本

  在旅游成为大众休闲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今天,旅游领域失信乱象无疑成为行业最大的“毒瘤”。为加强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给广大旅游消费者更好的出行体验,国家有关部门不断加强信用制度顶层设计,打出系统治理“组合拳”,通过提高监管和惩罚力度让失信者付出更高的成本。

  自2016年《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出台以来,旅游从业者的价格欺诈、强迫交易、欺骗诱导游客消费等行为被一一“记录在案”。2018年6月,26个部门联合签署了《关于对旅游领域严重失信相关责任主体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对存在旅游严重失信行为的相关责任主体实行3类36项惩戒措施。12月,文化和旅游部出台《旅游市场黑名单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适用范围、分级管理和联合惩戒等相关事项程序以及具体操作流程。。

  随着“黑名单+备忘录”的信用监管机制的建立,跨部门联合惩戒的措施对旅游市场起到震慑作用,有关地区将严重违法失信的旅游市场主体及从业人员按照流程列入“黑名单”,推动实现了失信信息跨部门共享。

————————阅读全文————————

  近期,各地在旅游信用的区域协同监管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如长三角三省一市(沪苏浙皖)发布了统一的旅游诚信“红黑名单”标准及奖惩措施,将公共信用综合评价良好的市场主体纳入“红名单”,对因出现侵害消费者权益等违法违规行为而纳入“黑名单”的主体,将实施限制或禁止市场准入、限制获取专项资金等7大类共计22项联合惩戒措施。

【全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9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