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高速看中国丨寻找鸡窝渡 - 旅行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沿着高速看中国丨寻找鸡窝渡

来源:新华网
2021-04-28 10:30

  原标题:沿着高速看中国丨寻找鸡窝渡

  新华网桂林4月27日电(聂晨静)羊角山下,遇龙河畔,三面环山、形如鸡窝的鸡窝渡村,已静静“活过”了285年。这个在几百年间由于外形而得名的古村,终于在近几年迎来了“鸡窝”变“凤巢”的华丽蜕变。

  图为鸡窝渡村楼房外墙上张贴的村规民约。新华网聂晨静 摄

  从旅游公路拐进沿河步道,一幢幢白墙灰瓦的复式楼房映入眼帘,建设美丽乡村的村规民约印在墙上,路面干净整洁,植被郁郁葱葱。7平方公里的面积上,打造出了中高端民宿酒店10家、民居住宿10家,餐馆、路灯、停车场一应俱全。如今的鸡窝渡村,俨然一副打造网红民宿村的模样。

  “有女不嫁鸡窝渡“,位于广西省桂林市阳朔县阳朔镇的鸡窝渡村,坐拥声名响天下的桂林山水,却曾因长期的脏乱旧而吃不上旅游饭。记者了解到,2019年7月,作为遇龙河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首个综合整治村屯,鸡窝渡投入资金2000万元,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环境整治,动员全村160户,挨家挨户做工作,拆除违法建筑、废弃栏圈,新建微花园、微果园、微庭院。

  图为改造后的鸡窝渡村。新华网聂晨静 摄

  鸡窝渡变美了,也吸引着“金凤凰”来此栖身。经营一家民宿的李婉华,便来自千里之外的辽宁大连,曾从事旅游业研究教学的她,走过许多山山水水,终被阳朔的美景留在了这里。许多与李婉华一样的外地旅游从业者,渐渐成为了鸡窝渡的“新村民”,共商村事、共谋发展。

  改造后的“鸡窝渡”,成为了桂阳高速沿线一处山清水秀、交通便捷的“栖凤坞”。大力培育精品农业、养生度假、精品民宿等旅游新业态,鼓励有条件的原住村民积极参与旅游开发,全村旅游从业人员200余人,竹筏漂流、民宿、农家乐、特色小吃、租车等,成为热门就业选择。

  图为遇龙河上竹筏漂流的游客。新华网聂晨静 摄

  在遇龙河的上游,两岸青峰起伏、稻田连片、白鹭翩飞,河心不时可见竹筏漂流,游人如织。“我们每年竹筏漂流游客量可以达到一百多万人次”,遇龙河景区公司副总经理赖玉芬表示,筏工都是来自于沿河两岸的老百姓,经过统一培训后上岗,景区门票收入的30%用来作为筏工费发放,年底还有分红。“保景富民”的理念和实践,为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提供了岗位机会。

  距离鸡窝渡不远处,是阳朔“慢游”系统中有名的“十里画廊”绿道。公路变景观,处处成风景,记者看到,正是暮春好时节,不少游客前来骑行“打卡”。交通的发展,助力打通旅游“最后一公里“。据介绍,景观公路建成以来,遇龙河生态示范区接待游客共达3000多万人次,沿线自然村70%的老百姓吃上旅游饭,人均年收入近2万元,形成了环境改善、产业发展与群众增收良性互动的局面。

  图为遇龙河景区打造的“梦幻遇龙”田园综合体局部。新华网聂晨静 摄

  村庄美、产业强、村民富, “鸡窝”变“凤巢”的故事里,藏着山水之间乡村振兴的密码。2020年,阳朔县接待旅游总人数突破1370万人次,旅游总消费181.56亿元,成为广西唯一的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据了解,近年来,阳朔县充分利用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重大机遇,全力打好交通运输这张旅游服务牌,以“四好农村路”为抓手,构建“快进慢游”的旅游交通网络,力促全县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一个“旅游目的地”,正在向“旅居目的地”蝶变。

  不负山水,山水必不负。也许在路的拐弯处,你也能找到那个叫“鸡窝渡”的地方,一个真正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地方。

责任编辑:卢云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