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游“出圈”之后 - 旅行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三星堆考古新发现带火目的地,游客不惜打“飞的”去参观

博物馆游“出圈”之后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2021-04-11 01:38

  【文旅融合要迈过哪些坎③】

  原标题:三星堆考古新发现带火目的地,游客不惜打“飞的”去参观(引题)

  博物馆游“出圈”之后(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乔然

  阅读提示

  近日三星堆考古的新发现,让游客对三星堆博物馆的热情大幅增加,甚至有很多人不惜打“飞的”前去参观。刚过去的清明节假期,多地博物馆出现了人潮拥挤的现象。

  在文旅融合发展、旅游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博物馆游“出圈”了,但一些问题也随之凸显。专业人士认为,文博旅游属于较为专业的细分市场,要发展成像风景观光旅游一样的大众市场,还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

  4月5日,参观者在河南博物院选购文创产品。新华社记者 张浩然 摄

  刚过去的清明节假期,多地博物馆出现了人潮拥挤的现象。三星堆博物馆假期首日游客量突破1.5万人,创下历史新高;故宫博物院的门票在假期前数日就售罄;河南博物院的网上搜索量比2019年同期增长了4倍……

  中国旅游研究院的调查显示,清明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02亿人次,其中93.4%的游客参加了文化休闲活动。在文旅融合发展、旅游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博物馆游“出圈”了。

  不惜打“飞的”去参观

  4月3日,在北京某高校读历史专业的李杰一大早便来到了三星堆博物馆,排了20多分钟的队后进入馆内。他为了一睹千年古蜀文明的风采,专门乘坐飞机提前一天抵达了这里,“只有亲眼看到这些文物,才能够切身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考古的神奇。”

  由于近日三星堆考古的新发现,游客对三星堆博物馆的热情大幅增加。携程平台数据显示,像李杰这样的游客不在少数,很多人不惜打“飞的”前去参观。从其门票客源来看,约五成游客来自四川本省,此外,江苏、北京、广东等地的游客订票最多,80后、90后是游客主力军。

  同一天的湖南省博物馆,8点30分,外围区的工作人员已经开始维持秩序。该馆每天接待的客流量限制在9000人,但想进去参观的游客远不止这个数。

  湖南省博物馆讲解员胡木蓝告诉记者:“除了工作日,每到周末、节假日、寒暑假都是一场硬仗。”在她看来,文博游火热的现象并非突然出现,“从不了解文博,到成为潜在观众,再成为实际观众,这绝非短时间可以达到的,需要长期的积累。”

  胡木蓝认为,从此前的《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到近期的《唐宫夜宴》、考古盲盒,再到最新的三星堆考古发现,“每一次对博物馆文物的宣传推广都在人们心中留下了一颗种子,开花结果只是时间问题”。

  “科技+创意”让博物馆更有趣

  如果说网络上对于文物的宣传能够引起公众兴趣,那么“科技+创意”则能让文博旅游更具乐趣。走进各地博物馆,除了展示的文物外,全息投影、裸眼3D、AR+VR、沉浸式影院、文创产品等几乎成了标配。当蕴含着厚重文化气息的博物馆插上信息化的翅膀,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碰撞出火花,馆里的文物都“活”了起来。

  例如,湖南博物馆将马王堆出土的天文书籍做成了天空形象的球幕影院,当游客站在屏幕前抬头仰望时,就会呈现出3D星空和文物介绍。馆内还挖了一个和马王堆等比例的墓坑,用技术手段投影,让人们更直观地理解当时的墓葬文化。河南博物院则大力发展文创产品,饕餮乳钉纹四方杯、“失传的宝物”考古盲盒、能吃的古钱币巧克力……别出心裁的小设计受到很多游客的欢迎。

  不难发现,博物馆早已不是曾经看起来枯燥乏味的研究机构,而是一个集科技、趣味、知识于一身的学习平台。

  “我们广泛利用高科技、新媒体,最主要的目的是辅助展示文物、解读其背后的故事和历史背景,以及阐释它对于现在的意义,最终是为了教育。”河南博物院的工作人员杨颖告诉记者,博物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承载者,文博旅游热的背后含义就是传统文化热。

  “出圈”之后也有难题

  虽然游客数量的激增让博物馆游成功“出圈”,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人一多,参观者的素质参差不齐,有些没有基本参观常识的游客很让人头疼。”作为一名一线的讲解工作者,胡木蓝经常在讲解过程中遇到游客开闪光灯拍照、大声喧哗、小朋友追逐打闹等情况,甚至还有人触摸展品、在展厅走廊里泡方便面喝啤酒……虽然馆内安全员会去制止,但人一多就很难兼顾。

  据胡木蓝回忆,在文博旅游还未像今天这样“火爆”之时,上述情况少有发生。她说,当时只有真正喜欢的人才会耗费时间和精力在博物馆参观游览,面对喜欢的文物,游客大都是隔着玻璃阅读文字,仔细观看,让思绪跟随文物穿越千年历史,感受其魅力。

  国家文物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国有5535家博物馆,真正“出圈”的还是少数。胡木蓝认为,文博旅游近几年来才真正开始进入大众视野,以后要想常态化发展,还要以文化为核心,以人为本,了解不同民众的需求,进行多样化的创新。

  专业人士指出,文博与旅游结合的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关系,要创新参与形式,让游客真正能游有所学。文博旅游属于较为专业的细分市场,要发展成像风景观光旅游一样的大众市场,还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

责任编辑:肖天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