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石公寓”往事-中工旅行-中工网

中工旅行

热点推荐

 

“黑石公寓”往事

2019-03-08 11:41:06  来源:文汇报

  ◆熊希龄毛彦文结婚周年照,毛彦文:《往事》,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71页

  ◆《申报》关于熊希龄毛彦文婚礼的报道,《申报》1932年2月10日第14版

  1926年2月23日“美国大学妇女联合会”讨论会合影,《大陆报》1923年2月28日第4版

  ◆《上海泰晤士报》关于宋合理前往开封的报道,《上海泰晤士报》1919年12月15日第8版

  黑石公寓招租广告,《大陆报》1925年10月17日第8版

  蒋杰

  现坐落于徐汇区复兴中路1331号的复兴公寓,即上海市民俗称的“黑石公寓”。该楼建成至今,已历百年。在这百年间,上海的城市面貌尽管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得益于相关部门的精心修缮与保护,这幢大楼不仅依旧坚固,而且日益焕发生机。然而,尽管目前我们对它的结构、材料、工艺与风格已经相当了解,但对居住在大楼中的人,发生在大楼中的事,却知之甚少。事实上,这些“人”和“事”或许才是历史建筑的灵魂所在。

  现坐落于上海市徐汇区复兴中路1331号的复兴公寓,以其宏大的规模、精巧的设计和丰厚的历史积淀,成为上海近代城市建筑的经典之作与重要研究对象。该楼始建于1924年,为6层高钢筋混凝土建筑。折衷主义风格,主立面左右对称,底层建有超大门廊,由简化的科林斯双柱支撑,并带有丰富的古典主义装饰。门廊顶部构成一个大型露台,外形由三段弧线构成。大楼立面中部墙体采用弧线形,加之屋顶中部弧形山墙及装饰,显示出巴洛克特征。在民国时期,这幢大楼曾被称作“花旗公寓”,1949年后改称“复兴公寓”,但现在的上海市民更喜欢把它称为“黑石公寓”。作为上海近代建筑文化的重要代表,复兴公寓深受市民喜爱。但长期以来,由于历史资料的匮乏和相关研究的不足,许多有待解答的历史疑云,仍笼罩在这幢大楼之上。

  “花旗公寓”、“黑石公寓”与“复兴公寓”

  尽管复兴公寓是现在复兴中路1331号大楼的正式名称,但很多市民和历史爱好者还是喜欢把这座大楼称为黑石公寓,以至于后者的知名度远远超过前者。如果说复兴公寓的得名是由于这座大楼坐落于复兴中路之上,那黑石公寓的得名,又典出何处呢?

  “黑石公寓”这一名称的来源,最常见和最流行的说法是“由于建筑填充墙体和部分构件采用黑色石材,便被称为黑石公寓”。显而易见,这种说法在直观的视觉层面很难令人信服,同时在文献层面也难以找到有力的证据为之佐证。由于该楼为美侨投资兴建,因此要梳理它的命名史,追根溯源首先需要弄清大楼的英文名称是什么。

  要解决这一问题,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在上世纪20年代出版的上海西文报刊中,查找辣斐德路(即今复兴中路)1331号相关信息。通过查询,可以确定该处地址确实存在一幢名为“Blackstone Apartments”的建筑。如果直译过来,即是黑石公寓。两相对照,可见将复兴中路1331号大楼称作黑石公寓的确不存在太大疑义,这一问题似乎已迎刃而解了。但黑石公寓是否就是1331号大楼正式的中文名称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显然还需要得到更多文献资料的证明。

  按同样的方法,检诸中文史料,我们意外发现黑石公寓这一名称的出现,竟远远晚于复兴中路1331号大楼的落成。它在中文出版物中的首次出现,是在1951年大公报编辑出版的《新上海便览》中。此后,在1956年再版的 《上海——冒险家乐园》一书中,也出现了黑石公寓。这是目前我们找到的两个黑石公寓最早的出处。此时距离复兴中路1331号大楼的落成,已有近30年之久。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1938年和1946年版的《上海——冒险家乐园》一书中,作者并未使用黑石公寓的译法,而是采用“BS公寓”进行指代。由此推测,黑石公寓可能并非Blackstone Apartments在民国时期的标准汉译,而是一个1949年之后直译而得的名称。

  那么1949年前的上海人究竟如何称呼这座大楼呢?要解决这一问题,还是须要继续从地址信息入手。通过在中西文献中检索“辣斐德路一三三一号”和“1331 Lafayette”等相关信息,可以发现此处的中文名称为“花旗公寓”和“白司东公寓”。此外,在《申报》等报刊中,还存在另一种常见称呼方式,即“辣斐德路一三三一号”。至于复兴公寓这个名称,则是在更晚近才出现的。

  由此可以推断,与民国时期法租界内很多西式公寓、洋房类似,复兴中路1331号大楼可能并不存在标准汉译名称。它的命名史经历了从花旗公寓到黑石公寓再到复兴公寓的过程。黑石公寓尽管不是一个正式的名称,但却是知名度最高的一个。

  神秘的“黑石先生”

  复兴公寓的另一个未解之谜,是它的创建者究竟是谁?由于资料匮乏,现有的上海建筑史研究对这一问题基本没有提及或语焉不详。就笔者目力所见,《上海——冒险家的乐园》一书是少有的、对这一问题进行过介绍的著作。通过该书,可知复兴公寓的创建者,是一位叫做“黑石”的美国传教士。作者还披露,借助传教,“黑石”从美国聚敛了大量财富,并将这些财富通过在沪投资的形式,转化成自己的私产。在这本书中,“黑石”完全是个负面的人物。

  另一条有关“黑石”的信息,则来自1924年6月出版的一份《北华捷报》。通过这则珍

  贵的报道,我们得知“黑石”先生的英文名字为“J.H.Blackstone”。有 关“黑 石”最详细的信息,来自法租界警务处的一份内部调查报告。这份生成于1942年的档案,对复兴公寓和“黑石”的情况进行了简短的描述,“Blackstone Apartments建 于1924年,业主为J.H.Blackstone,美国百万富翁,并积极从事美国美以美会(Missions Methodistes American)传教活动”。

  随着历史资料的不断增多,“黑石”的形象也越发丰满起来,但一系列谜团仍未解开:这位J.H.Blackstone先生究竟是谁?他来自哪里?他与近代上海有着怎样的关系?事实上,将J.H.Blackstone直译为“黑石”并不确切,他另有汉文姓名,不仅是复兴公寓的始建者,同时也是一位在近代传教史上颇具声名的人物。

  J.H.Blackstone全名James Harry Blackstone,汉 名“宋 合 理”,1879年 出 生,美国美以美会传教士。他的父亲也是一名传教士,名为WilliamsEugene Blackstone。

  宋合理的父亲被视为美国“司 徒 基 金”(Milton Stewart Evangelistic)的创始人和首任监管人。该基金旨在推动与资助犹太群体中的传教活动。宋合理于1906年来华传教,长期在南京和上海一带活动。

  1917年,宋合理成为“司徒基金”在华负责人。同年,他向南京的金陵神学院提议,双方联合创建圣经学院,资金由 “司徒基金”提供,日常运营则由双方互派5人成立董事会进行管理。宋合理还承诺 “司徒基金”将向新成立的学院投入10年至15年的经费,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这一合作在1920年就终止了。

  “司徒基金”的一个主要目的是推动与资助基督教在犹太人群体中的传播。1919年,宋合理前往河南开封,在那里寻找和会见犹太后裔。这一事件引起了当时上海西文报纸的广泛关注。据报道,当时开封一地尚有犹太遗民200余户,不过最终与宋合理见面的只有40家,包括所谓七姓头目。在见面会上,每人获赠一册《圣经》。然而,由于缺乏组织和相互联系,加之参加者热情不足,宋合理在开封的活动并未获得成功。

  1924年,宋合理在上海法租界辣斐德路1331号投资新建了Blackstone Apartments。由于资料缺乏,目前无法确定他于何时离开中国。不过可以确定的是,1938年时宋合理已返回美国,此后再未发现返回上海的记录。1965年,宋合理在美国逝世,葬于加州洛杉矶。

  打造“最豪华的酒店”

  1920年前后,上海的高层公寓数量还很稀少。在这一阶段,此类建筑主要集中于公共租界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愚园路和法租界的海格路(今华山路)、辣斐德路等地广人稀、空间开阔的城郊地带。上世纪30年代后,随着地价不断上涨,技术条件不断成熟,上海的高层公寓开始进入快速增长期。在法租界西部及公共租界沪西越界筑路区一带,高层公寓如雨后春笋一般拔地而起。就法租界而言,主要集中在今天的衡山路、淮海中路、建国西路、复兴中路和南昌路等几条主干道上。较为著名者,如毕卡地公寓(今衡山宾馆)、集雅公寓、皇家公寓(今淮海大楼)、光明公寓、道斐南公寓(今建国公寓)、自由公寓、麦琪公寓等。

  1924年,当宋合理打算兴建Blackstone Apartments的时候,他的目的可能不仅仅是在法租界修建一座高层公寓,而是要打造一座上海甚至是中国最大、最豪华的酒店。早在这座公寓建成之前,《北华捷报》的一些先期报道,就已详细披露了正在建设中的复兴公寓的种种先进设施与奢华之处。按照设计方案,该楼将包含31间套房,其中大型套房20间,内设4个房间、厨房及储藏室;中型套房3间,内有3个房间,同样也设有厨房和储藏室。除此之外,还有8个小型套房,内设起居室、卧室、浴室和厨房。所有卧室都将建有提供冷热水的浴室。厨房内均配有冰箱、煤气灶及小型洗衣设备。为满足住客的种种需求,公寓内还设有四季恒温泳池、餐厅和舞厅。大楼的顶层是一座屋顶花园,可以俯瞰附近大部分街区。在户外,还设有3座网球场及12个停车库。在服务方面,如果客人需要,公寓还可提供餐食服务。

  事实上,复兴公寓建成之后,其先进和奢华程度甚至超出了《北华捷报》的报道。除了已经披露的设备与服务之外,公寓还提供了电梯、中央供暖和佣人服务,宋合理甚至还聘请了一位外籍管家。由于环境优雅,设施先进,Blackstone Apartments在1925年的招租广告中干脆直接打出了“中国最好的公寓”这样的旗号:

  中国最好的公寓。拎包入住或空屋租用均可,网球场、游泳池、舞厅免费开放。还可提供宴席服务、无线电服务等。租金适中,地址坐落于法租界黄金地段。

  由于条件过于奢华,法租界公董局在确定税率的时候,并没有把复兴公寓放在 “公寓”一类,而是将其归为“酒店”类,由此带来的税费增加,引发了该公寓与公董局一场长达20年的反复博弈。

  1938年,宋合理已返回美国。此时公寓的管理由一名叫做阿道夫·古斯塔夫·安德 森 (Andersson Gustaff Adolf)的瑞典外侨负责。尽管不是美国人,但他早已皈依美国基督教组织,并积极投 身 到“Assembly of God”的活动当中。现存资料反映,1938年至1942年间安德森一直管理着公寓,他的职责包括:负责公寓的日常运作;收取租金;将房租寄给身在美国帕萨迪纳(Pasadena)的宋合理。

  抗战爆发后,复兴公寓无论设施还是服务都已大不如前。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一半以上的房间都缺乏家具,租客不得不自备家具才能入住。公寓之前引以为傲的种种优质服务,也被一点点取消了,餐厅被改作他用,佣人们也都遭到遣散。餐饮服务的缺失,使得几乎每个租客都不得不自行聘请佣人。1942年,法租界警务处调查后认为,复兴公寓已不再为租客提供除居住以外的任何服务,它已从一座豪华酒店(尽管业主从不承认),变成了一座真正的公寓,甚至就是一幢普通出租屋。公董局因此给它降低了10%的税额,从而结束了双方的长期博弈。

  多元化的功能

  毫无疑问,如此奢华的公寓,租金肯定不菲。档案显示,1925年时复兴公寓的价格共分九等,从每月50两到152两不等。其中租金最廉者为51号房间,每月50两,但整个公寓只此一间。最昂贵的要数23、25、33、35、43、52及53号房,租金均为每月152两。

  虽然价格高昂,但公寓却并不缺乏住客,旅居上海的大量外侨构成了它的主要客户群体,其中既有美国人、英国人,也有荷兰人、俄国人、法国人、瑞士人和德国人等。此外,由于其美国背景和教会背景,该楼又成了美国侨民和宗教人士的主要聚居地。1927年6月,美国驻南京领事戴伟士(J.K.Davis)由宁来沪,就下榻在这座公寓。1930年8月,来沪接掌美国长江巡逻舰 “图图伊拉”号(Tutuilla)的Bischoff舰 长 与夫人及三个孩子也入住在这座公寓。美国教会成员,尤其是卫理公会的成员更是这里的常客。

  作为一个规模宏大、功能齐备的酒店或公寓,复兴公寓除了基本的居住功能外,还承担着诸如展览、会议、庆典等现代酒店都具备的社交功能。在该楼建成不久的1925年,就迎来了一场艺术展览,举办者是年轻的美国画家郎特利(Ralph S.Rowntree)。

  作为一名画家,郎特利似乎并不出名,但在东西方艺术交流层面,他确是个不折不扣的先驱人物。1899年,他出生在美国田纳西州,大学就读于达拉斯的南卫理公会大学(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获历史与政治科学学士学位。此后转向绘画,分别在芝加哥艺术学校、达拉斯艺术学院等机构求学。1924年,他踏上远东之旅,来中国和日本学习东方绘画。作为南卫理公会大学的毕业生,郎特利在上海顺理成章地入住复兴公寓。他的画展在1925年11月11日至11月14日举行,地点就设在公寓的25号房间,展览时间是每天下午的3点至6点。这场画展或许是该楼建成后的第一次艺术展览,颇受当时上海媒体的关注,不仅西文媒体《大陆报》进行了报道,就连很少关注法租界西区的《申报》也刊布了这次画展的消息。

  除展览以外,举办会议也是这一公寓的重要功能。1926年2月23日,在大楼的会议厅内,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讨论会。这次会议由 “美国大学妇女联合会”(Association of American University Women)发 起,旨在讨论上海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内的男女平权问题。但在当日下午,会议举办方邀请阿乐满(Norwood Francis Allman)和李锦纶分别就“中国的条约体系”和“为什么中国认为条约体系是不平等的”两个主题发表演讲。当日李锦纶因病未能出席,由他在沪江大学的同事夏晋麟代为发言。这次讨论颇受西侨社区关注,当时上海的主要英文媒体 《大陆报》《北华捷报》和《密勒氏评论报》都进行了报道。

  熊毛联姻与黑石公寓

  作为上海规模较大、设施优良的大型公寓,复兴公寓的住客不乏各界要人。除了前文已经提到的各国外侨之外,该公寓也颇受国人喜爱。在众多中国住客当中,名气最大,也最具故事性的当属北洋时期的国务总理熊希龄。

  熊希龄,字秉三,湖南凤凰人。同治九年(1870年)生人,光绪朝进士。辛亥革命后,历任财政总长、内阁总理等职,后脱离政坛投身慈善活动,创办香山慈幼院。熊希龄一生经历了三次婚姻,第二任夫人逝世后,熊希龄于1935年迎娶才女毛彦文为第三任妻子。熊毛联姻本属私事,但一则由于二人皆为社会名人,熊曾出任国务总理,而毛则是复旦、暨大双料教授;二则由于毛彦文的情路颇为坎坷,与朱君毅、吴宓均有情感纠葛;三则由于熊毛二人的恋情颇具故事性,据说熊希龄为赢得毛彦文的芳心,竟将蓄了几十年的长须剃去,所以,在报纸的推波助澜之下,他们的恋情逐渐演化为一个被 “吃瓜群众”反复消费的热点话题。

  熊毛二人的婚礼,于1935年2月9日在公共租界西藏路上的慕尔堂举行。当天的观礼来宾有500人之多,党政军学,黑白两道的“闻人大亨”悉数到场。据《申报》记载,来宾包括黄郛、李石曾、吴铁城、潘公展、贺耀祖、刘鸿生、虞洽卿、钱新之、陈光甫、王晓籁、林康侯、章士钊、董显光、张寿镛、唐寿民、梅兰芳、杜月笙、张啸林等人。婚礼结束后,两人在北四川路新亚酒楼设宴答谢。为避免闹新房时可能遭遇的窘态,新婚当晚两人借住于外滩惠中饭店。新房则设在今复兴公寓内,当时该公寓被称作花旗公寓。

  新婚第二天,熊希龄与毛彦文即搬回花旗公寓居住。两人的新房设在3楼36号,《申报》曾派遣记者专门探访。该房每月租金148两,为二等客房。内有会客室2间、卧室2间,同时附设厨房和浴室,并配有一名男仆。除酒店配备的设施之外,新房内还挂有马相伯所赠对联,以及一些中西名画。

  尽管年龄差距较大,但这并未妨碍两人的恩爱。在新婚满月当天,熊希龄提笔绘了一副《莲湖双鹭图》赠与新婚妻子,并题词:

  缟衣摇曳绿波中,不染些儿泥垢。玉立亭亭飘白羽,同占人间未有。两小无猜,双飞不倦,好是忘年友。粉靥香腮,天然生就佳偶。

  但觉得万种柔情,一般纯洁,艳福容消受。轻语娇频沉醉里,甜蜜光阴何骤?纵与长期,年年如此,也若时非久,一生花下,朝朝暮暮相守。

  两人在花旗公寓度过了甜蜜的两个月后,迁往同在法租界的吕班路巴黎新村19号居住。大概是怀念新婚的美好岁月,两人在结婚周年纪念日,又短暂搬回花旗公寓居住,熊希龄照例又赠给毛彦文一首词:

  念奴娇

  丙子二月九日为余与彦文结婚周年,仍移居花旗公寓以纪念之。

  花旗翻处,记那时,衣香帏暖人醉。玉镜台前灯影下,波转几回偷视。欲语还羞,将眠复坐,低问宵深未。一年容易,重温犹有余味。

  昨日刚过元宵,千门万户,灯月迎春意。依旧归来双燕子,共把香巢回忆。玉种因缘,泥抟你我,便是年来谜。几生修到,雨情长此相慰。

  然而,令人扼腕叹息的是,两人婚后的幸福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便被卢沟桥畔燃起的抗日烽火打断。抗战全面爆发之后,身为世界红十字会中华总会会长的熊希龄,便全力投入难民救济工作当中。在上海、南京相继沦陷以后,熊希龄携毛彦文南下香港,打算转往长沙主持香山慈幼院分院工作。1937年12月25日凌晨,熊希龄在香港突发中风,不幸逝世,享年68岁。此时,熊毛联姻还未满三年。此后,毛彦文孑然一身,直至终老。

  复兴公寓建成至今,已历百年。在这百年间,上海的城市面貌尽管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得益于相关部门的精心修缮与保护,这幢大楼不仅依旧坚固,而且日益焕发生机。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针对这幢大楼的“非物质”层面保护,似乎还难以令人满意。尽管目前我们对它的结构、材料、工艺与风格已经相当了解,但对居住在大楼中的人,发生在大楼中的事,却知之甚少。事实上,这些“人”和“事”或许才是历史建筑的灵魂所在。因为,它们不仅构成了城市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是历史建筑独一无二的身份标识。毕竟,就“建筑作为可阅读的历史”而言,人们更看重的可能还是发生在当中的故事,而不仅仅是钢筋和水泥。

  本文写作得到徐汇区文化局、上海衡复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协助,谨致谢忱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

编辑:昕亚

高清图库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