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扶贫新“模式”村民吃上“旅游饭”-中工旅行-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旅行

美宿

旅游扶贫新“模式”村民吃上“旅游饭”

2018-12-18 09:49:00 国际旅游岛商报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手机端记者李兴民摄影报道)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奔格内”乡村旅游品牌的打造,让琼中的自然资源逐渐成为旅游资源,这种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富美乡村建设为载体,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整合资金为手段,以基层党建为保障的“扶贫”模式,正成为琼中精准发力找贫因、拔贫根的一把“钥匙”。商报记者来到琼中采风,一路所见所闻,一批批美丽乡村将吃上“旅游饭”“产业饭”。本报今日起推出系列报道,总结琼中“三整一体”经验。

  据了解,琼中采取集中安置的模式迁移至新安置点,新安置点又被政府打造成乡村休闲旅游村庄,从而通过异地搬迁工程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目标。在推行“旅游+”模式中,从“奔格内”到全域旅游,从光村到合老村,从什寒村到大边村,从田间到山间,琼中乡村的面貌正在发生巨变,通过实施特色产业、生态旅游、基础设施、教育发展、光伏发电、金融服务、生态补偿、转移就业、易地搬迁和保障兜底等“十大脱贫工程”,使一批批困难户摘掉了贫困的帽子,切实做到了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的目标。在对合老村、光村等红色革命村庄的开发建设中,通过进一步挖掘文化内涵,赋予合老村新的内涵“百年合老”,建成了爱情广场,吸引了游客纷至沓来,还将合老村打造成为传播黎苗婚俗文化的窗口。同时,立足于合老村、光村等村庄红色革命文化等自然人文景观优势,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民宿,进一步增加了农户的增收渠道。据统计,合老村仅2017年实现人均纯收入达10200元。

  合老村

  发展乡村休闲“富美产业”端起旅游扶贫“绿色饭”

  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改变村民居住条件

  合老村,位于琼中红毛镇西部,总面积1.4平方公里,共有44户165人。该村是中共琼崖党政军领导机关创建的五指山中心革命根据地,中共琼崖区第五次代表大会于1947年5月9日至26日在此召开,是一个具有革命历史纪念意义的村庄。全村耕地面积352.6亩,公益林面积1154亩,商品林面积111.6亩,主要经济来源为橡胶、槟榔、益智等传统作物。

  驻村第一书记蒋建军说,由于海南琼乐高速公路(红毛段)规划,线路从合老一村小组穿过,同时考虑到合老村原址处于昌化江源头的生态保护区,2016年,琼中县委、县政府决定,将合老村44户165人(其中贫困户17户57人)采取集中安置方式迁移至新安置点——合老新村。琼中县委、县政府坚持因地制宜,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以“奔格内”旅游扶贫模式为起点,分类施策。2017年3月,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镇委、镇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合老村已完成44幢搬迁安置房建设并组织村民全部搬迁入住。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该村村民居住条件、村容村貌、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村民收入稳步得到增长,村民生活质量得到了大幅提升,基本实现“整体搬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富得起”的目标。如今,合老村村民搬迁入住后,村里的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还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业,增加村民收入,巩固扶贫成果。

  把合老新村打造成乡村休闲旅游村庄

  村委会书记王才精介绍,合老新村结合安置点的地理地势,建设成为黎族特色鲜明的村寨。将象征黎族群众勤劳所特有的甘工鸟、大力神等图腾元素融入到村庄立面改造中,把44幢楼房统一打造成为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同时,加强村内环村路、排水沟、路灯等基础设施建设,对村里的巷道、环村道和周围环境统一进行美化、绿化、靓化,如今合老新村房屋整齐划一,村道宽敞整洁,黎族特色鲜明,村庄整体焕然一新。“这里是瞭望五指山的绝佳地点,过路的游客经常会停车休憩,我们村的人气越来越旺。”王才精这样说,整村搬迁后,村民住上了具有黎族建筑风格的双层小楼,幸福感倍增。将来,该村还将建设五指山观山点和酒店,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蒋建军说,“下一步,合老新村将以琼中‘奔格内’乡村旅游为依托,发展乡村休闲‘富美产业’,建设富美乡村,扶持贫困户开办农家乐,让大家端起旅游扶贫‘绿色饭’,实现增收致富。目前,该村村民有的已经将房屋改造成民宿,为前来观光的游客提供住宿服务。”

  据了解,如今,依托环境优美、地理位置便利双重优势,琼中把合老新村打造成乡村休闲旅游村庄,通过“旅游扶贫”和“产业扶贫”,扶持村民走上致富路。

  光村

  依托“红色基地打造“四美” ”村寨

  光村分光一、光二村,隶属什运乡什统村委会,位于海榆中线179公里入口400米处,曾是个典型的贫困山区黎族村庄。近年来,为了帮助该村摆脱贫困局面,什运乡加大扶贫力度,多举并措,从改造危房、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传承传统文化、发展特色产业等方面着手,致力于将光一、二村打造成环境美、生活美、人文美、产业美的旅游特色村寨。

  一是整合多方资源。打牢发展基础。2016年,光一、光二村启动“富美乡村”建设,通过项目带动、资源整合,先后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等项目资金335万元。

  二是大力发展富民产业。为了促进光一、光二村产业发展,什运乡结合村情实际,依托现有资源,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在巩固提升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开辟出适合全村发展的种桑养蚕、冬季瓜菜、养蜂等“短、平、快”特色农业新路子。在发展种桑养蚕产业方面,2017年,全村共养蚕16批次183.4张,产茧量17255斤,产值304195元,养蚕户户均纯收入达7605元。在发展林下养蜂产业方面,目前,已发展社员27人,养蜂500箱,2017底实现收益2万余元。

  三是龙头企业带动就业。利用隔壁村废弃厂房发展食用菌产业,投入19万元帮助光一二村贫困户入股到该合作社,并于2018年8月总共获得首次分红22800元,还为该村18名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

  四是传承传统文化,发展红色旅游。该村具有浓厚的黎族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尤其在弘扬红色文化精神方面,利用原光华厂(兵工厂)旧址在光一、二村,光华厂是制造子弹的兵工厂,于1964年在该村建立,1979年搬离光一、二村。为了牢记红色历史,光一、二村将原村名冲番板村改为“光村”,一直沿用至今的同时,在村道上,都因地制宜地制作了各种造型的兵器作为该村的特色。

编辑:卢云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游司徒小镇 赏千人打铁花

  • 优势栏目

    上庄古村——山沟里的“天官王府 ”

  • 优势栏目

    昌赣客专进入挂网架线阶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