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场馆“开夜场”要实事求是 确定民众需求-中工旅行-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旅行

人文

文化场馆“开夜场”要实事求是 确定民众需求

2019-09-09 14:25:34 中国文化报

  这两年,为繁荣夜间经济,提升服务效能,全国多地开始探索延长公共文化场馆的夜间开放时间。作为面向民众提供公益服务的窗口,公共文化场馆开放时间的延长,从受众角度看是值得称赞的好事,因为它代表着服务供给的增加、民众可选择范围的扩大。同时也应注意的是,文化场馆“开夜场”不能搞“一刀切”,要综合各种因素来决定是否“开夜场”,以及“开夜场”的时间长短。

  在多数城市,一些文化场馆“开夜场”是十分必要的。众所周知,文化场馆存在的根本价值,是为民众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要满足民众的需求,就得吸引他们走进来。但一些地方的文化场馆开放时间“朝九晚五”,有的到下午4点就停止进馆了。这种与上班族“神同步”的开放时间,基本上让中青年群体与文化场馆没了缘分。

  文化场馆“开夜场”,并不仅仅是为了迎合本地不同群体的休闲节拍,对外地游客而言同样有意义。近些年,国内的旅游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节假日到外地旅游已成为很多民众的选择。与此同时,旅游目的地夜间经济不繁荣的问题也愈发突显。一些地方因为各种原因,游客到了晚上就没有去处,只能吃吃喝喝,间接制约了旅游消费市场的潜力挖掘。

  既然文化场馆“开夜场”好处多多,是不是就要搞一盘棋,把城市的文化场馆全部开放?这是应该深入思考并统筹考量的重要问题,需要关注的因素也非常多。

  首先是位置问题。任何城市都有“闹市”与“郊区”之分,对于地处繁华地带、周围人流量大的文化场馆,不仅要延长开放时间,还要多举办夜间活动;但对于一些建在城郊接合部、周边白天都人流较少的文化场馆,白天的服务内容已足以满足目标群体的需求,“开夜场”便有形式主义之嫌。

  其次是需求问题。文化场馆“开夜场”,必须要经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确定民众的需求,以便有的放矢。“开夜场”不能仅是时间的延长,更要在服务内容设计上有所创新。要兼顾青少年儿童、中年人、老年人等群体的需求,有针对性地策划推出一些“主题之夜”。

  总之,文化场馆“开夜场”要实事求是。毕竟,开放时间的延长暗含着运行成本的增加。各地不妨通过先期试点的模式,先在一些文化场馆“开夜场”试验一番。效果好,就继续干;效果不好,及时停止。

编辑:郑鑫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 苗寨稻黄秋渐浓

    近日,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麻栗场镇沙科村的稻田陆续变黄,层层叠叠的梯田、蜿蜒迂回的田坎和错落有致的苗寨相映成趣。

  • 北京世园会迎来“肯尼亚国家日”

    9月3日,演员在“肯尼亚国家日”活动中进行文艺表演。 当日,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肯尼亚国家日”活动在北京世园会园区举行。

  • 三峡库区初秋时节风光美如画

    近日,长江三峡库区重庆涪陵红酒小镇段初秋时节风景美如画。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中国西部的自然景观美不胜收

  • 优势栏目

    走进乌尔禾雅丹地貌

  • 优势栏目

    中国西部最北端的乡村——禾木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