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东馆:“海陆交汇处”开放的“历史记忆”-中工旅行-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旅行

人文

上海东馆:“海陆交汇处”开放的“历史记忆”

2018-11-16 22:15:22 中新网

  每到一座城市,博物馆总是人们了解此地的最佳去处之一,不仅因为这里有人类收藏的历史记忆凭证,更因博物馆是熔铸提炼新文化的殿堂。9月底,一座新型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东馆(以下简称“上博东馆”)即将在上海正式开工建设。

  上海博物馆东馆选址上海花木地块,北临世纪大道、东临丁香路,毗邻上海科技馆、东方艺术中心。该馆占地面积4.6公顷,总建筑面积约10.5万平方米,是人民广场馆舍的2倍多,建筑高度近45米,拥有地上建筑6层,地下2层。

  一次建造10万平方米体量的建筑,在国外也鲜有先例。“上博东馆招标一共进行了四轮,对于这样大规模的建筑大家都没经验,参与投标的9个国内外团队竞争异常激烈。”上海博物馆东馆主创设计师、同济大学教授李立说。

  上博东馆整体呈矩形体块,造型简洁挺拔,覆盖立面的大理石表皮蜿蜒包裹宛如大海波涛起伏,既暗合上海这座城市“海陆交汇”的地理位置,也象征着上海“勇立潮头”的排头兵精神。

  李立在介绍设计理念时表示,团队希望反映上海海纳百川、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外立面是带有波浪状的起伏和平整的建筑肌理结合,如同大海的波浪和陆地交汇形成“海陆交汇”的概念,在表现上海地理特征的同时,也表达了上海海洋文化和陆地文明的结合。

  “整体上这栋建筑第一眼的印象就是符合上海文化气息的。”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介绍说,具体来看,场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形态和功能性,以及视觉感受和参观体验都能较好地结合。

  早在2016年上海市的一次设计竞赛活动时,就对上海博物馆东馆提出了“希望能打破封闭式的展览方式,要追求通透性”的设计要求。在李立看来,这不仅是空间上的互动结合,更是要朝着开放型新型博物馆的方向努力。

  未来,上海博物馆东馆将更加注重观众的参与感和参观体验。例如,开放式的文物修复展示,使博物馆的日常后台工作得以呈现在公众眼前;馆藏秘宝专室让往常受限于展出条件而长年得不到展出的国宝,也有机会与公众“面对面”。

  对于博物馆的“开放”对安全性的影响,杨志刚表示,博物馆的开放并不意味着安全系数的降低,而是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尽可能揭开博物馆的神秘面纱,让公众更深入地了解博物馆的运作和细节。比如上博展厅展出的都是完整或修复完成的器皿,但东馆也许会拿出一些珍贵的瓷片供大家观赏,同时还可触摸,加深公众对中国古代瓷器文化的认识。

  据了解,目前上海博物馆东馆项目已经进入到开工前的最后冲刺阶段,将于9月底正式开工建设,计划于2020年竣工。(王子涛)

编辑:韩瑞敏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那些带着时光印记的“老物件”

  • 优势栏目

    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全域旅游发展正当时

  • 优势栏目

    昔日淤泥河 今朝美如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