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三县的旱码头 买不尽的青林口-中工旅行-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旅行

人文

鸡鸣三县的旱码头 买不尽的青林口

2018-10-12 11:00:36 四川日报

  传承三百年,高架子上演绝活儿

  在青林口,高台戏是最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剧种。据考证,这种艺术形式源于清初,曾流行于我国岭南闽粤一带,古称“抬阁”。由闽粤地区的移民带入江油,已有340多年历史。2008年,青林口高台戏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昌出巡了!文昌出巡了!”青林口古镇骤然炸响鞭炮声,原本拥挤在逼窄的小街上张望打探的乡民,迅速地退向两边的街沿,为文昌出巡的队伍腾出路。在古镇的高台戏传习所,72岁的邓均朝讲述起高台戏巡演的盛况时,脸上神采飞扬。

  邓均朝是土生土长的青林口人,自幼酷爱川剧,一直是青林口业余川剧团的台柱,擅长扮演文、武小生。上世纪末,青林口成立高台戏民俗表演队伍,邓均朝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名角儿”,每年高台戏巡演都离不开他“扎台子”。

  高台戏,因把表演的舞台扎高,并被高高抬起而得名。那么“高台”是如何“扎”的呢?邓均朝描述,在一张

  厚实的方桌正中,竖起一根中间曲折的钢钎,先让一个孩子站上方桌,身子紧靠钢钎,在给他上妆的时候就巧妙地将钢钎下半截隐藏于袍服里面。然后,将另一个孩子扶上去,让其双脚踩在钢钎的曲折处,为其穿戴袍帽时同样将钢钎上半截隐藏。

  “这个舞台要4个人抬,前面两个,后面两个。站在高台上的娃娃,就做一些动作,像是甩水袖或者撒花。”邓均朝介绍,高台戏的演员多为小孩,一般每台2到3人表演。“青林口的孩子从小就是看着高台戏长大的,化上妆,换上戏服,演得可是有板有眼。”

  《秋江》《踏伞》《打雁》《白蛇传》《西游记》……高台戏演绎的都是经典川剧折子戏。每逢农历二月初一和桃花节,青林口就会举行盛大的高台戏巡演,不固定在一个地方,抬行于街道、戏院、会馆之间。演出以狮子、戏妆八仙开道,配以川戏锣鼓唢呐,此外还要配演踩高跷、彩凉船、打钱棍、烧火龙、耍龙灯等节目,场面热闹非凡。沿街居民点燃香蜡、鞭炮,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但是,这种盛行的民间戏剧,后来却因演员表演辛苦,收入低,而后继乏人。“虽说我已经老了,但还要多多张罗高台戏巡演,毫无保留培养好高台戏艺术接班人,让我们古镇留住高台戏的魂,让这项古老艺术一直流传下去。”邓均朝说。

1 2 3 共3页

编辑:卢云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 秋染太行

    国庆长假期间,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灵寿县境内的太行山脉秋意渐浓,色彩斑斓的树叶将太行山装点得分外美丽,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玩。

  • 国庆假期最后一天 游客参观故宫游兴不减

    10月7日,游客在故宫东城墙上参观。当日是国庆假期最后一天,北京天气晴好,众多游客来到故宫参观。

  • 国庆假期杭州“纳客”逾1700万

    据数据显示,从10月1日起截至10月7日12时,国庆七天杭州市各景区(点)接待游客总量达到1776.14万人次。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甘肃敦煌大漠秋景国庆长假引客逾30万人

  • 优势栏目

    鄱阳湖连片蓼子花提前绽放 宛若粉色花海

  • 优势栏目

    桂花飘香 杭州市民错峰休闲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